返回

国士无双:重回1976搞科研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5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25章

    专门用来制造军事武器。

    主流海军强国的军舰,清一色用的都是特殊合金钢。

    用冶炼碳素钢的方式,冶炼出军舰用的特殊合金钢。

    赵大力半点都看不明白。

    碳素钢和特殊合金钢,虽然是一脉相承。

    作用却有着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特殊钢广泛用于车辆制造,火车铁轨,工业机械,船舶制造。

    但是这里的船舶制造,指的可不是军舰。

    而是民用船只。

    徐天侃侃而谈道:“不论什么样的科学研究,都必须考虑经济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用过于复杂的方式,必然要改造炼钢炉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成本必然直线上升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我采取了兼容并蓄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用冶炼碳素钢的现有设备,生产特殊合金钢。”

    不等别人开口询问,徐天轻车熟路地找出一张图纸。

    邀请众人凑过来观瞧。

    “我去你大爷的!!!这还是咱们认知中的合金钢吗?”

    “硬度,延展性,防锈性,韧性......它就不应该叫特殊合金钢,特么的应该叫高强度特殊合金钢!!!”

    “材料配方,冶炼技术,各种工艺,咱们全都能实现!”

    “话也不能这么说,有些材料,咱们厂没有,不过兄弟厂家有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废话吗!国内各钢铁厂都是一家人,知道咱们有需求,兄弟厂家能不给咱们调拨?”

    “困扰了咱们几天的大问题,一下子就得到解决,谁能掐我一下,我感觉我是在梦里。”

    “对咱们来说,仅仅是为难几天,对国家而言,这可是十几年的重大难题啊!”

    众人激动得忘乎所以。

    徐天真是个天才,不仅是冶炼技术专家。

    更懂得因地制宜。

    没有提出任何不切实际,短期之内很难办到的内容。

    针对海钢现有情况。

    写对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冶炼技术有了。

    锻造设备,海钢也有了。

    需要使用的各种材料,即便海钢没有,其他兄弟厂家也能找到。

    可说是满足了国内自产的全部条件。

    孙立业内心比吃了黄连还苦。

    不管图纸上的硬度,延展性,防锈性,韧性等数据,能不能达标。

    但是一个双低氧技术,就足以将他的脸打肿。

    杨伟民面色惨淡。

    羞愧得无地自容。

    这样的技术,竟被自己贬低得一钱不值。

    迷信权威,看不起普通人的创造突破。

    这还是一个专家,该有的品质吗?

    想当年。

    听说工人们遭遇技术革新失败,杨伟民立刻下车间指导。

    一边安慰大家不要放弃,失败是成功之母。

    又鼓励大家。

    面对困难唉声叹气,驻足不前。

    不是夏国人该干的事。

    没有勇于尝试,面对失败的勇气。

    夏国就搞不出两弹一星,更不可能实现工业化。

    一幕幕尘封的往事,浮现在杨伟民脑海。

    看着面前的图纸,又看了看自己,日渐软嫩的双手。

    “厂长,我以总工程的身份,请求你调配高炉给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我要和徐天同志,工人同志们,一块进行试验攻关!!!”


第25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